欢迎访问晋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网站!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科研队伍简介
2021-09-22 10:57

1.白雪敏

基本情况:女,山西大学博士,理论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量子信息学。

研究内容:腔场中两粒子之间的量子关联特性。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腔场中二能级原子的量子关联动力学研究,从量子关联动力学演化出发研究量子非局域性问题,我们主要运用自旋光场相干态的、主方程以及H-P变换的方法来研究一个腔场中两二能级原子之间量子关联的动力学演化相关问题,分析环境因素对其的调控问题。已发表SCI 论文6篇。

研究规划:分析研究由环境的耗散引起的退相干效应对量子关联的影响。利用主方程的方法研究系统的量子关联动力学行为。积极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高丽娟

基本情况:女,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天体物理学

研究内容:超吸积盘结构

研究现状: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两篇为EI收录。

研究规划:研究强磁场超吸积盘的结构和发展,揭示伽马射线暴等天文现象的物理机理。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3.侯丽鹏

基本情况:女,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凝聚态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纳米光子学

研究内容: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二六族半导体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强带边发光的硒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机理研究。研究了硒化锌纳米线具有强的带边发光的制备条件,调控生长条件并研究其产生强带边发光的物理机理。发表SCI论文3篇。

研究规划:研究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二维材料的光学及电学性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4.韩建新

基本情况: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

研究方向:光学原子钟及空间光钟的研制与控制

研究内容:仪器控制光学原子钟的设计和运行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原子分子物理及光学原子钟的研究。研究了光学原子钟的中超冷原子的冷却机理。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一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审理的发明专利1项。

研究规划:研究光学原子钟的控制原理和仪器设计,以及囚禁超冷原子的物理性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5.梁成功

基本情况:男,山西大学博士,凝聚态专业

研究方向:冷原子物理

研究内容: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简并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简并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研究。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简并费米气体等温压缩系数和压强指数的反常行为;光晶格中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简并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Weyl费米子的探测和研究。发表SCI 2区论文2篇。

研究规划: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完成著作一本,积极申请省部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发表论文数篇。

6.李纳

基本情况:女,同济大学博士,凝聚态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激光晶体

研究内容:激光晶体的生长和光谱性能研究

研究现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攻关项目、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地合作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Luminscence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晶体生长、发光、激光性能方面SCI论文5篇,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

研究计划:申请省部级项目3项左右,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4-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6项。

 

7.李志秀

基本情况:女,山西大学博士,光学专业

研究方向:量子光学

研究内容:高质量连续变量非经典光场的制备与应用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连续变量非经典光场制备系统中剩余幅度调制的研究,合理设计了光学腔长和相对相位的锁定方案,减小了剩余幅度调制对连续变量非经典光场制备系统的影响,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发表SCI 2区论文3篇,EI核心期刊论文1篇。

研究规划:研制共振频率较低的楔形晶体电光调制器,满足低频非经典光场的应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发表SCI论文2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8.乔士柱

基本情况:男,山东大学博士,凝聚态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磁动力学。

研究内容:自旋转矩振荡器中自旋波的激发和弛豫。

研究现状:截至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9篇。首次利用宏磁矩BBS模型研究了自旋转矩振荡器自由磁性层中自旋波的激发和弛豫,研究了短波长磁振子激发对振荡器性能的影响。

研究规划: 利用Mumax3微磁模拟研究自旋转矩振荡器中,自旋波的相互作用对振荡器性能的影响。积极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保证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

9.王晓波

基本情况:女,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薄膜光学。

研究内容:复合薄膜的结构设计与光谱选择性吸收机理。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过渡金属氮化物光谱选择性纳米复合涂层的可控构建及热稳定性研究;主持晋中学院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一项;已经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吸收率大于0.90,发射率低于0.15的复合涂层,并完成SCI论文6篇,其中3篇中科院一区,2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

研究规划:在2023年完成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6-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积极申请省部级项目,并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0.魏敏

基本情况:女,山东大学博士,物理化学专业

研究方向:多体格林函数理论

研究内容:分子团簇和太阳能电池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一维线性水团簇激发态性质的多体格林函数理论研究的研究。研究了分子团簇最低激发态和第一吸收峰对应激发态的激子性质;探究了太阳能电池界面处单重态和三重态的驰豫机理。发表SCI 2区论文2篇。

研究规划:研究周期性体系和非周期性体系的激发态性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11.杨丽

基本情况:女,山西大学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夸克物质理论。

研究内容:强磁场下夸克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强磁场下QCD物质的研究,利用磁场和温度依赖的跑动耦合常数得出获得赝临界温度的两种判据和不再等价而是满足一关系式,有助于更好地研究QCD相图,发表SCI 论文3篇,其中1篇一区。

研究规划:在NJL模型中利用跑动耦合常数研究QCD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积极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杨国全

基本情况:男,山西大学博士,理论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超冷原子

研究内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涡旋动力学问题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已经研究了均匀和非均匀系统中涡旋偶极子的碰撞问题,发表SCI论文3篇。

研究规划:研究当凝聚体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存在各向异性时涡旋的动力问题。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努力发表论文数篇。

 

13.张建国

基本情况:男,山西吕梁人,山西大学博士,理论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电磁超材料/超表面及其相关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

研究内容:太赫兹吸波与偏振操控器件。

研究现状: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研究规划:20211月至202112月,寻找宽带纯圆偏振转换的实现方案;

20221月至202212月,通过模型化器件基底去实现功能多元化;

20231月至202312月,通过集入新型二/三维材料实现功能器件的可调谐性。

14.赵岩

基本情况:男,山西大学博士,光学专业

研究方向:激光光谱

研究内容:气相分子电子振动光谱

研究现状:目前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实验研究苯腈分子激发态和离子态的光谱,分析分子在激发态和离子态的结构。发表SCI 论文4篇。

研究规划:研究气相中生物分子及其氢键团簇的激光光电离光谱与动力学。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数篇。、

15.张孔

基本情况:男,山西大学博士,光学专业

研究方向:非线性光学

研究内容:单光子级频率转换研究

研究现状:研究了基于周期极化波导,实现852纳米原子波段下转换到1560纳米通信波段的实验,并将852纳米激光衰减至单光子级甚至单光子。分析了差频过程中噪声所产生的机理,并通过选用窄带滤光片及改变噪声偏振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发表SCI 论文5篇。

研究规划:研究基于通信波段的频率转换实验,并通过单光子级实验进一步研究噪声问题。争取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并发表论文数篇。

 

终审:张丽娟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 Copyright 2021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inzhong University